四川外国语大学

报刊:《四川外国语大学报》

版面新闻

  • 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会

    摘要: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会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我校师生以多种形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11月22日下午,我校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会,党委书记明国辉作专题宣讲报告。在家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明国辉在报告中指出,全国教育大会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教育会议,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系统总结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深刻阐述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科学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明国辉结合高校的情况,川外的情况,重点阐述了八个方面的问题。他强调,此次大会深刻阐述了一个基本战略,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优先发展;讲清楚了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要坚定教育自信的历史事实;总结凝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个重大理论成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要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这项总体要求;系统地回答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明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首要问题;明确部署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项重点任务;提出必须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顽瘴痼疾这项改革硬任务;突出强调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 明国辉指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也是我校的首要任务。他对我校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宣讲工作要做到师生员工全覆盖。二是注意“三个结合",列出“五个清单”,制定落实方案。要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要求相结合,与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精神相结合,与学校实际相结合,要制定问题清单、课题清单、制度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宣传。宣传部要利用官微、校园网,校报等宣传阵地,宣传报道学校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教育大会精神的各项工作,使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师生头脑。 明国辉强调,全校师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结合本职工作,教师对照“三个传播”、“三个塑造"的目标,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学生沿着“六个下功夫”的指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为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责献。 (党委宣传部)

  • 我校成功举办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摘要:我校成功举办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张 艳 副 书 记 为 一 等 奖 获 得 者 陈 黎 黎 老 师 颁 奖 郭 秋 摄 11月21日上午,201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课堂教学比赛在学校东区宏文楼3-2教室举行。党委书记明国辉亲临现场观看了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和部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 本次比赛由党委副书记张艳担任评委会主席,教学督导何天云,程启华,教务处副处长王伟.陈女平担任评委,本次比赛围绕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进行。比赛分为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课堂教学由参赛选手从提交的三个教学节段中现场抽取一个节段作为教学内容。 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们引经据典,金句频出。2号选手刘建锋以鸦片战争中清朝猛将杨芳的战败为例,引出“腐朽没落的封建君主专制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观点;3号选手胡妍通过“不幸的皮尔先生”的故事,阐释了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有关原理;5号选手刘海燕分享了温家宝总理的诗作《仰望星空》并阐述了对理想信念的理解。 同时,选手们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对时政热点案例的分析,将教学引导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上来。如4号选手邹慧以近年来我国网购热作为切人点,分析国人的生活需求正在向高品质转变,进而上升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向题;6号选手黄科通过对比过去与当今人民物质消费的差异,阐述了“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消费方式升级”的议题;8号选手左媚柳通过“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案”,阐明道德的重要性。 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不仅展示了理论的说服力,还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实现良性互动,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其中,1号选手宋雷在投课中讲述了川外师生深人山区扶贫的感人事迹,与听众就“精准扶贫”展开课堂讨论;7号选手彭雪容通过现场互动,引出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意识活动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教学内容;9号选手陈黎黎以德皇威廉二世炮制的“黄祸图”为切入点,深人浅出地讲述了“黄祸论”的起源.演变及其实质。 选手们现场投课结束后,评委会主席张艳副书记对比赛进行了点评。她首先高度肯定了参赛选手的教学水平与举办比赛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是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要牢牢把握课程的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二是希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五个关键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是希望参赛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课堂设计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思政课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感染力。 本次比赛的一等奖由陈黎黎获得,彭雪容、黄科获得二等奖,胡妍,宋雷、刘建锋获得三等奖。

  • 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侯惠勤来校作专题报告

    摘要: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侯惠勤来校作专题报告 11月26日上午,学校在西区A609会议室举办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专题报告会。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在会上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哲学根据问题”专题报告。党委副书记张艳主持报告会。我校全体党务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约150余人参加报告会。会前,党委书记明国辉会见了侯惠勤教授。 在主题报告中,侯惠勤教授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极端重要工作来认识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不仅仅是思想认识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关乎道路、关乎旗帜、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政治问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哲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高度来思考和审视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侯惠勤教授从三个方面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哲学根据问题”做了深人独到的分析讲解。他指出,中国和西方两种不同的国家制度设计的思想根原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世界观。西方国家诸如票决制、多党制等的理论基础是个体本体论,从根本上讲是个人史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从根本上来说是群众史观。其次,侯惠勤教授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现代化之路必定在社会自觉力量的领导下,先取得政治独立和民族解放,继而取得经济独立和国家发展,再参与国际竞争,全面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起领导核心作用的自觉社会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再次,侯惠勤教授从三个方面重点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为党的领导提供理论根据。第一,人类历史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历史是人民创造和选择的,始终坚信历史在不断发展进步,坚信历史的进步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坚信人类的解放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奠定了历史观前提。第二,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在实践中,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以贯之的共产主义事业、一以贯之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使社会主义能够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第三,为党的领导指明了实现历史规律的先进力量。工人阶级是没有一已之私的先进阶级,决定了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一党之私的政党,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自觉实践历史规律的体现。 最后,侯惠勤教授还就当前理论界两个热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要警惕和防止通过实践本体论走向个人主义和民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概括,而且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和内核。对于如何看待我国的改革开放,侯惠勤教授从看问题、看历史、看贫富差距、看本质、看风向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他指出,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改革中产生的问题是前进中的向题、发展中的问题,认识到改革带来的历史性巨变以及人民群众的切实获得感,也要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攻坚克难。通过对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客观审视,进而坚持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新时代继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张艳副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侯惠勤教授的学术报告立场坚定鲜明,观点独到深刻,具有非常严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从法理到学理、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讲清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性、合法性、科学性、真理性,体现了侯惠勤教投政治站位极高、理论素养深厚、治学态度严谨、理论自信坚定的个人魅力。侯惠勤教授的报告加深了师生们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和“两个坚决维护”的深刻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充满信心。 (党委宣传部)

四川外国语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157次访问,全刊已有1489548次访问